檢測認證人脈交流通訊錄
- 食用油酸敗快速檢測試紙
食用油酸敗快速檢測試紙 產品規格: 一盒10支*2(過氧化值試紙10支,酸價試紙10支)
評價食用油是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常用的理化指標是過氧化值和酸價。過氧化值超出衛生標準,說明油脂已不新鮮;酸價超出衛生標準,說明油脂正在或已經酸敗。
本試劑盒在參照教科書經典方法的基礎上,優化開發出的試紙條產品,能在幾分鐘內對酸敗指標進行半定量檢測.
目前我國食品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對食用油酸敗的檢查指標以是酸價和過氧化值為主,采用的方法是國標GB/T5009.37—1996分析法,這兩項指標的國標分析法其基準物的預配制需要提前15天左右,操作比較繁瑣,檢測一個指標需20分鐘,材料成本30元左右,為此,要在廣泛的食用油衛生監管工作中普及此方法是很困難的。為了改變此現狀,實現對食用油品質的便捷、有效監測管理,保障人們不受劣質油的危害,這款研制出的食用油酸敗快速檢測試紙,使用該試紙,可在3分鐘內完成對食用油中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半定量檢測。
該產品經國家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試驗檢測,檢測結果與國標GB/T5009.37—1996分析法的檢測結果基本相符。這款食用油酸敗快速檢測試紙適用于食用油的全面現場快速篩查,為加強食用油市場和飲食行業的監督管理提供了便捷實用、經濟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食用植物油中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定量測定。
2. 作用原理
利用食用植物油酸敗所產生的游離脂肪酸與試紙中的藥劑發生顯色反應,以此反應出油脂酸敗的程度。利用食用植物油氧化所產生的過氧化物與試紙中的藥劑發生顯色反應,以此反應出油脂被氧化的程度。
3. 實驗材料
速測卡:密封包裝,從包裝中取出的試紙條應在10分鐘內使用,開逢后的試紙條應在1個月內使用完。酸價紙片上如帶有紅色痕跡、過氧化值紙片上如帶有灰色痕跡,則該紙片已被污染或已失效。
3. 操作方法
取適量油樣于清潔、干燥容器中。將含藥試紙端插入油樣中1~2秒,立即取出并開始計時。
注意===酸價測試紙的最佳反應時間為5min,3~8min內比色有效。
過氧化值測試紙的反應計時視環境溫度而定,在表中規定的時間內比色有效。
過氧化值測試紙的反應計時時間按環境溫度而定,見下表。
環境溫度(℃) 反應時間(秒)
0~4 90±5
5~9 75±5
10~19 60±5
20~29 50±5
30~36 40±5
當計時到達要求的反應時間,將試紙顏色與包裝盒上的比色板進行比較。
4. 結果判定
酸價紙片的測試范圍在0~5.0 mg KOH/g,過氧化值的測試范圍在0~50meq/Kg。
顏色相同色塊下的標記數值即為樣品的檢測值。如試紙顏色在兩色塊之間,則取兩者的中間值。
對現場監測超出國家規定酸價或過氧化值的樣品,應送實驗室做精密定量。
5. 注意事項:
5.1嚴格掌握環境溫度與反應時間以便得到正確結果。
5.2測定動物油脂時,取少量樣品融化,待油溫降至30℃以下還未凝固時進行測定。
5.3注意樣品采集的均勻性,罐口、桶口的樣品往往不能代表整體樣品。對超標嚴重的樣品可采取處理措施。對難以判斷是否超標的樣品,應送實驗室確定。
6.速測卡質量控制:
6.1色卡標示值應與標定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相同或相近。
7 產品儲藏與效期:試劑閉光常溫保存,有效期為18個月
附:
我國食用油脂酸價和過氧化值衛生標準
品 名 酸價(mg KOH/g) 過氧化值(meq/Kg)
棉籽原油、米糠原油、油茶籽原油、玉米原油
菜子原油、大豆原油、花生原油、葵花籽原油 ≤4.0 ≤7.5
菜子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茶籽油
一級 ≤0.2 ≤5.0
二級 ≤0.3 ≤5.0
三級 ≤1.0 ≤6.0
四級 ≤3.0 ≤6.0
成品葵花籽油、成品米糠油和浸出成品花生油
一級 ≤0.2 ≤5.0
二級 ≤0.3 ≤5.0
三級 ≤1.0 ≤7.5
四級 ≤3.0 ≤7.5
壓榨成品花生油和壓榨成品油茶籽油
一級 ≤1.0 ≤6.0
二級 ≤2.5 ≤7.5
成品棉籽油 ≤5.0
一級 ≤0.2 ≤5.0
二級 ≤0.3 ≤5.0
三級 ≤1.0 ≤6.0
麻油 ≤4 ≤12
色拉油 ≤0.3 ≤10
食用煎炸油 ≤5
食用豬油 ≤1.5 ≤16
人造奶油 ≤1 ≤12
不少客戶都有疑問,這種食用油酸敗快速檢測試紙到底測得準不準,那就看看下面的評價吧。
食用油酸處快速檢測試紙法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