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認證人脈交流通訊錄
- 使用采制樣破碎設備進行采制樣常見問題及對策
http://www.sjyqyb.com
摘要:使用采制樣破碎設備進行采制樣煤炭采樣和制樣,是煤質分析的兩個最重要環節。在實際操作中,有時會遇到許多棘手問題,無法按現行采.制樣國家標準的條文進行操作。本文通過對部分問題深入分析,提出問題的解決對策,旨在與大家共同探討煤質化驗知識。
關鍵詞: 采制樣采制樣設備,煤質分析,煤炭人工采制樣,汽車采樣機,二分器
1. 煤炭人工采(制)樣的現實性
煤質分析,包括采樣、制樣、煤質化驗3個環節,誤差也來源于這方面。從統計角度看,若誤差用方差表示,則煤質分析的總誤差有80%來源于采樣,有16%來源于制樣,煤質分析化驗僅占4%。因此,從一批量的商品煤中抽出幾百公斤煤樣,經過一系列破碎、縮分,制成所需的分析煤樣后,該批煤的質量指標就已被確定。可見,采取有代表性煤樣,并將其無偏差地制備成分析試樣,是取得可靠數據的兩個最重要環節。
為確保煤質數據的科學.準確,實際操作中,要嚴格按采樣和制樣國標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但即便如此,還是會經常遇到供需雙方關于灰分、水分、發熱量等糾紛。究其原因,主要由于雙方都是人工采樣,不但偶然誤差較大,而且還往往存在人工采制樣無法解決的問題。
(1)采、制樣程序不盡相同,完全依靠采制樣人員對標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2)采、制樣工具及設備規格各地也不統一;
(3)有的企業沒有把采制樣工作列為技術工作,人員文化素質低,對標準理解僅局限于條文表面字意;
(4)實施過程中,當現實與標準無法對號入座時,不能靈活運用;
(5)在極特殊情況下,無章可循。
煤炭貿易中,我們提倡使用機械化采樣。不僅可提高數據可靠性,消除人為因素干擾,還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多數煤炭生產和利用企業仍采用人工采、制樣。這里,不否認人工采制樣方法的準確性,如果嚴格按國家標準操作,人工采制樣和機械化采制樣均能夠滿足要求。但在按國家標準進行操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a. 采制樣標準和其他煤炭化驗標準在執行上有所不同。采、制樣標準是原則,不包含所有其具體情況;實際工作應在兩個標準的原則指導下,根據情況,設計出具體方案。
b. 實際上,教條應用兩個標準,就是違背兩個標準關于“代表性”和“無偏差”的原則:采樣是采取有代表性煤樣;制樣是制備出與所采煤樣在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上無偏差的實驗室煤樣。
2 采樣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
2.1 煤堆采樣
實際工作中,煤堆采樣最普遍,但煤堆采樣是所有采樣方式中代表性最差的一種,尤其是對于較大的煤堆。
(1)無論采樣人員如何布置采樣點,都分布在煤堆表面。如果煤堆內部與其表面的品質差異較大,則其表面采取的總樣品質無法代表整批煤。
(2)GB475規定,煤堆采樣子樣點應按煤堆頂、腰、底分布,但未明確3條線分布比例。通常,采樣人員根據煤堆頂、腰、底的大小主觀選擇,如(1:2:3)、(2:5:9)、(1:3:5)等,其原則是按質量基布點。然而,由于粒度離析與分聚,使煤堆在3層上的粒度分布不一致,造成采樣系統偏差,即大粒度煤的品質,對總樣貢獻的權重較大。
a. 對策一。用于結算的商品煤煤堆采樣,應盡可能在高度低于2m的煤堆上采樣。若必須在高于2m的煤堆上采,應仔細核對煤堆的來源和煤種。對于同一來源、同一煤種的煤堆采樣,一般能取得有代表性煤樣;如無法確認是否來源于同一礦區、同一品種煤,最好在裝卸過程中分層采樣,或對煤堆采樣進行檢查水平評價,必要時遷移煤堆,并在遷移過程中分層采樣。
b. 對策二。頂、腰、底子樣點分布比例,應根據煤堆形狀、粒度分布進行合理選擇。事實上,無論是港口、電廠,還是礦區發煤站,很難見到標準錐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