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紡織品纖維是由連續或不連續的細絲組成的物質,纖維成分是指紡織品中構成纖維的原材料成分,通常包括天然纖維和人工合成纖維兩種,纖維廣泛運用于紡織品中。天然纖維分為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兩類。植物纖維主要包括棉花、亞麻、麻、絲綢、毛竹等,動物纖維主要包括羊毛、馬海毛、兔毛、蠶絲等。人工合成纖維分為合成纖維和再生纖維兩類。合成纖維主要包括聚酯、尼龍、丙綸等,而再生纖維主要包括人造絲、再生棉、天絲等。纖維含量具體數值/占比檢測是服裝或家紡等紡織品重要檢測項目之一。
適用范圍:服裝,家紡等紡織用品。
檢測項目:纖維含量百分比、纖維含量標識、纖維成分(定性分析)、纖維成分(定量分析)。
產品標準
紡織品 纖維含量標識 GB/T 29862-2013;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1部分:通用說明 FZ/T 01057.1-2007;
纖維鑒定試驗方法-燃燒法 FZ/T 01057.2-2007;
纖維鑒定試驗方法-顯微鏡法 FZ/T 01057.3-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4部分:溶解法 FZ/T 01057.4-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8部分:紅外光譜法 FZ/T 01057.8-2012;
紡織品 成分測試 纖維鑒別 ISO/TR 11827-2012;
纖維分析: 定性 AATCC 20-2021;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部分: 試驗通則 GB/T 2910.1-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部分: 試驗通則 ISO 1833-1:2020;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2部分: 三組分纖維混合物 GB/T 2910.2-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2部分: 三組分纖維混合物 ISO 1833-2:2020;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4部分: 某些蛋白質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次氯酸鹽法) GB/T 2910.4-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4部分: 某些蛋白質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次氯酸鹽法) ISO 1833-4:2017;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6部分: 粘膠纖維、銅氨纖維或莫代爾纖維與棉的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鋅法) GB/T 2910.6-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6部分: 粘膠纖維、銅氨纖維或莫代爾纖維與棉的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鋅法) ISO 1833-6:2018;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7部分: 聚酰胺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混合物(甲酸法) GB/T 2910.7-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7部分: 聚酰胺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混合物(甲酸法) ISO 1833-7:2017;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1部分: 纖維素纖維與聚酯纖維的混合物(硫酸法) GB/T 2910.11-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1部分: 纖維素纖維與其他纖維的混合物(硫酸法) ISO 1833-11:2017;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2部分: 聚丙烯腈纖維、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纖維、某些含氯纖維或某些彈性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 GB/T 2910.12-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2部分: 聚丙烯腈纖維、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纖維、某些含氯纖維或某些彈性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 ISO 1833-12:2020;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8部分: 蠶絲與羊毛或其他動物毛纖維的混合物(硫酸法) GB/T 2910.18-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18部分:蠶絲與其他蛋白質纖維的混合物(硫酸法) ISO 1833-18:2020;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多組分纖維混合物 FZ/T 01026-2017;
氨綸產品含量的試驗方法 FZ/T 01095-2002;
纖維分析:定量 AATCC 20A-2021;
羊毛纖維直徑試驗方法 投影顯微鏡法 GB/T 10685-2007;
特種動物纖維與綿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測定 GB/T 16988-2013;
紡織品 山羊絨、羊毛、其他特殊動物纖維及其混合物的定量分析 第1部分:光學顯微鏡法 ISO 1775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