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冷凍機油:
根據冷凍機的工作特點和潤滑油的具體要求而調配的潤滑油類型。
冷凍機油主要功能:
(1) 潤滑摩擦面,使摩擦面完全被油膜分隔開來,從而降低摩擦功、摩擦熱和磨損
(2) 冷凍機油的流動帶走摩擦熱,使摩擦零件的溫度保持在允許范圍內
(3) 在密封部位充滿油,保證密封性能,防止制冷劑的泄漏
(4) 油的運動帶走金屬摩擦產生的磨屑,起到清洗摩擦面的作用
(5) 為卸載機構提供液壓的動力
冷凍機油性能:
熱穩定性
熱穩定性一般用冷凍機油的閃點來衡量。閃點是指冷凍機油的蒸汽遇火后發生閃火的溫度。冷凍機油的閃點必須高于壓縮機的排氣溫度,如R717,R12,R22壓縮機使用的冷凍機油閃點應在160℃以上。
流動性
冷凍機油應有良好的低溫下的流動性,在蒸發器內,因溫度低、油的粘度增大,流動性變差,當達到一定溫度時冷凍機油停止流動,此時的溫度稱油的凝固點。制冷機的冷凍機油要求凝固點要低,特別是低溫制冷機對油的凝固點要求很重要。否則流動性降低,既影響蒸發器的傳熱又影響機器的潤滑。
各種冷凍油的凝固點都在-40℃以下,能夠滿足一般用途的制冷機的使用需要。蒸發溫度再低時,可使用精密儀器油,其凝固點一般不高于-60℃。
溶解性
各種制冷劑與冷凍機油相溶是不相同的,大致分三大類:
一類為相互不溶解的,一類為相互無限溶解的,再一類是介于上述二者中間的
濁點
冷凍機油開始析出石蠟(油變混濁)時的溫度稱為濁點,當有制冷劑存在時,冷凍機油的濁點會下降。
此外,全封閉和半封閉制冷機對冷凍機油的電擊穿電壓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在25kV以上。
冷凍機油變質原因:
(1) 混入水分由于制冷系統中滲入空氣,空氣中的水分與冷凍機油接觸后混合進去;制冷劑中含水量較多時,也會使水分混入冷凍機油。冷凍機油中混入水分后,粘度降低,對金屬造成腐蝕。在氟利昂制冷系統中,還會引起“冰塞”現象;
(2) 氧化冷凍機油在使用過程中,當壓縮機的排氣溫度較高時,就有可能引起氧化變質,特別是化學穩定性差的冷凍機油,更易變質,經過一段時間,冷凍機油中會形成殘渣,使軸承等處的潤滑變壞。有機填料、機械雜質等混入冷凍機油中也會加速它的老化或氧化;
(3) 冷凍機油混用幾種不同牌號的冷凍機油混合使用時,會造成冷凍機油的粘度降低,甚至會破壞油膜的形成,使軸承受到損害;如果兩種冷凍機油中,含有不同性質的抗氧化添加劑,混合在一起時,就有可能產生化學變化,形成沉淀物,使壓縮機的潤滑受到影響,故使用時要注意。
(4) 冷凍機油中有雜質。
檢測產品:
冷凍機油GB/T 16630-2012
華研檢測冷凍機油檢測項目及標準:
1.外觀 冷凍機油GB/T 16630-2012
2.傾點 石油傾點測定法 GB/T 3535-2006
3.密度(20℃) 原油和液體石油產品密度實驗室測定法(密度計法)GB/T 1884-2000 石油計量表 GB/T 1885-1998
原油和石油產品密度測定法(U形振動管法)SH/T 0604-2000
4.酸值(以KOH計) 石油產品和潤滑劑酸值和堿值測定法(顏色指示劑法)GB/T4945-2002(2004)
5.灰分 石油產品灰分測定法GB/T 508-1985(2004)
6.顏色/號 石油產品顏色測定法GB/T 6540-1986(2004)
7.銅片腐蝕(T2銅片,100℃,3h) 石油產品銅片腐蝕試驗法GB/T 5096-1985(2004)
8.殘炭(質量分數) 石油產品殘炭測定法(康氏法)GB/T 268-1987(2004)
9.水分 液體石油產品水含量測定法(卡爾·費休法)GB/T 11133-1989(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