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PM2.5的問題讓我開始關注空氣凈化產品。”董亮說,經過系統剖析、調研技術特點、價格以及性價比后,董亮發現,市面上的民用空氣凈化產品技術原理都差不多,對于PM2.5,一個HEPA(高效過濾器)就可以有效去除室內顆粒物。不同廠家HEPA過濾器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風機,顆粒物去除效率直接取決于風機的風量,也就是單位時間內換氣體積。但是去除VOC,不同廠家的技術就五花八門了。
實驗室里有各種有機溶劑的揮發,VOC是主要問題,這跟居室空氣不一樣。去除VOC,除了活性炭,還有利用等離子體(Plasma)、靜電場、催化氧化、觸媒方式來分解VOC的技術。相比其他技術,用活性炭過濾層吸附最快速、直接,但是隨著活性炭的飽和,其吸附能力會越來越差,到了一定時間就要更換。等離子體(Plasma)、靜電場、催化氧化、觸媒等化學分解方法可以把VOC分解CO2、H2O等小分子,雖然效率相對較低,但是使用時間長,不存在飽和問題。
董亮負責的實驗室也嘗試著在實驗室裝配了一些空氣凈化設備。最早接觸到的是進口空氣凈化產品,用下來,感覺不錯,但價格很貴。
“后來國內一些廠家也開始開發類似的技術和產品。這種類型產品技術門檻不是特別高,國內跟國外做的不會相差太大,所以我們開始嘗試使用國產產品。”董亮說。
什么樣的空氣凈化器適合實驗室
董亮根據自己的使用感受提出了幾點建議。
1、設備性價比要高。進口設備關稅、人力成本都比較高,設備往往質量不錯但價格很高。國產設備一般價格還可以,也還能用得住,這樣最受實驗室歡迎。現在很多國產產品遭詬病的主要問題是,設備初期運行良好,但是一段時間之后就問題重重,使用壽命比較短,連續運行穩定性差,這是國產設備需要加強的一方面。
2、設備智能化設計。現在的很多設備功能較簡單,用戶設置多大風量它就有多大的風,實驗室空氣本身已經不錯了,但是設備還在高風量下運行。可以考慮做得更智能化一些,將傳感器加入到設備中去,使其可以根據實驗室VOC濃度來自動調節風量。這樣不但VOC去除效果好,而且節能環保,還可以達到保護設備的目的。甚至還可以將設備與手機、控制終端聯網,實驗室管理人員可以實時查看實驗室環境。而且,增加這些功能和模塊也不會增加太多成本,用戶也愿意接受。
3、更高效的吸附技術。目前的設備基本上是使用各種活性炭,如椰殼炭、竹炭等。不同工藝生產出的活性炭有不同特點,不同實驗室空氣中VOC主要成分也不盡相同,比如液相實驗室空氣中揮發性試劑主要是甲醇、乙腈,氣相實驗室主要是正己烷、石油醚,而無機實驗室,空氣中的酸、氨氣可能含量較高。可以針對不同實驗室空氣污染的不同特點提供定制化設備,這樣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4、活性炭吸附層可再生技術。實驗室空氣凈化器活性炭吸附層需要定期更換,這確實是要考慮的一部分費用。活性炭的吸附是可逆的,既然能吸附上就一定能解吸、脫附,如果在這個方面企業能多為用戶考慮考慮,實現活性炭吸附層可循環、可再生,會為用戶帶來很大便利。“我們做VOC檢測,有一種取樣方式就是用活性炭吸附VOC,回實驗室后用熱解析/溶劑解吸把VOC從活性炭管里解吸出來,空氣凈化器活性炭吸附層理論上來說也是一樣的。”董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