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認證人脈交流通訊錄
- 獨特的原理------代謝指紋法代謝指紋法根據細菌對碳源(或氮源)利用的差異來區別和鑒定細菌。不同的細菌會利用不同碳源(或氮源)進入新陳代謝過程(稱為呼吸),而對其它一些碳源(或氮源)則無法利用。將每種細菌能利用和不能利用的一系列碳源(或氮源)進行排列組合,就構成了該種細菌特定的代謝指紋。細菌在利用碳源進行呼吸時,會發生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子。TTC(四唑紫,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在吸收電子后,會由無色的氧化型轉變為紫色的還原型。通過肉眼觀察或計算機控制的讀數儀,將反應結果同數據庫中的細菌代謝指紋進行對比,從而得到細菌的鑒定結果。鑒定: 1. 原理:碳源(或氮源)利用實驗原理。不同細菌會利用不同種類的碳源(或氮源)進行新陳代謝,將一系列碳源(氮源)按特定順序排列組合,在反應體系中加入指示劑,根據反應的陰陽性得到某一細菌的反應圖譜。檢測時,將待檢菌的反應結果與數據庫中的代謝圖譜進行對照,從而得到該細菌的檢測結果。 2. 鑒定菌種數量:> 2000種 3. 鑒定菌種范圍:包括腸桿菌、非發酵菌、弧菌、嗜血桿菌、奈瑟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芽孢桿菌、棒狀桿菌、厭氧菌、酵母樣真菌、絲狀真菌 4. 儀器讀數方法:比色 5. 生化反應數量:47或95個生化反應 6. 輔助實驗:不需輔助實驗或添加補充試劑 藥敏: 1. 檢測方法:肉湯微量稀釋法 2. 儀器讀數方法:比濁 3. 抗菌藥物濃度:每種抗菌藥物都有6~8個濃度梯度 4. 結果報告:報告準確MIC值及S、I、R結果 5. 專家分析系統:對藥敏結果進行監測,提示常見的耐藥機制,并對不符合CLSI規則的結果予以提示,防止誤報。軟件: 1. 全中文軟件系統 2. 設有查詢統計功能:可以以多種方式(如按照標本來源、送檢科室或病區、檢測日期等)對致病菌的種類、藥敏結果等進行統計和查詢,幫助醫院進行耐藥檢測和院感控制。 3. 自定義數據庫:對于新發現的細菌,用戶可以將該菌的特征性代謝圖譜輸入用戶自定義數據庫,當再次遇到同種細菌或真菌時,就可以利用用戶自定義數據庫和原數據庫一起進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