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稀土礦物浮選藥劑發展 稀土化驗分析,歡迎聯系任先生!
1975年以前稀土礦物浮選捕收劑一直用脂肪酸類捕收劑 ,包頭礦石中的稀土礦物與螢石、方解石、重晶石、赤鐵礦等伴生,浮選稀土礦物時這些礦物隨之上浮,較難分離,優先浮選稀土或混合浮選-分離精選稀土礦物只能得到含 REO 20 %左右的稀土精礦。為了得到高品位稀土精礦,將原礦弱磁選磁鐵礦后的尾礦進行半優先半混合浮選[加入NaOH、Na2SiO3 、氧化石脂皂組合藥劑,在強堿性礦漿中(pH11)優先浮選出螢石、重晶石等易浮礦物丟尾,然后向礦漿中加入 Na2 SiF6活化稀土礦物(礦漿pH8~9) ,用氧化石臘皂混合浮選出稀土及部分螢石],混合浮選的稀土泡沫采用刻槽礦泥搖床重選,得到含 REO 30 %左右的重選稀土精礦。該重選精礦如再用脂肪酸類捕收劑浮選精選效果不大。因此,1966年~1978年期間包鋼選礦廠只能生產出含 REO 20%~40 %的稀土精礦供稀土冶煉使用,從而影響我國稀土冶煉、提取分離和應用工業的有效發展,一直處于落后狀態。1975年底 ,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分院在實驗室浮選重選稀土精礦試驗時,采用大用量水玻璃抑制脈石礦物(Na2CO3作礦漿pH調整劑,Na2SiF6作稀土礦物活化劑),用C5~9羥肟酸浮選稀土礦物,取得突破性進展,獲得了含 REO >60%的稀土精礦。
1976年10月在包鋼有色三廠進行了 30 t/ d的半工業試驗 ,驗證了小型試驗結果。從此,拉開了從白云鄂博礦石中生產高品位稀土精礦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