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一、KC認證驗廠介紹
KC認證是韓國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驗廠是KC認證中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檢查工廠的生產過程和質量管理體系來確保產品符合標準。
二、KC認證驗廠時間
韓國安全法規定在接受申請之后,需要對工廠進行首次工廠審查,而在證書授權之后,認證機構每年還會對工廠進行一次年度跟蹤審查,主要目的是查看工廠的質量控制系統的一致性,是否能夠持續符合安全法的標準。
1、 初始工廠審查 : 初審時需確認制造商是否有能力對認證對象的產品的生產、管理、和維持管理能力確保認證對象產品的安全。
2、年度工廠審查 : 認證后進行每年一次年審。年審時需確認工廠是否正在生產認證產品以及是否有持續的維持流通中的安全。年審時應抽樣認證產品當中一個型號(年審時實施 ;應支付安全測試費)。樣品寄送韓國總部(客戶中心部門)。
三、KC認證首次審廠要求
韓國安全法規定在接受申請之后,授權之需要對工廠進行首次工廠審查。按照安全法的要求項目,對工廠的品質控制系統進行初步的評估,涉及的方面有以下幾個:
工廠應按照產品認證實施規測和工廠質量保證能力要求生產與經認證機構確認合格的樣品一致的認證產品。根據韓國安全認證相關的法律和韓國產業技術試驗院(KTL)的有關規定,貴工廠應有以下的文件化的程序或規定,內容應與工廠質量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相適應:
1、產品變更控制程序 (例:認證產品變更申報得到認證機構的批準后,該當部門應嚴格按照得到批準的變更內容制定相應的技術文件發放到相關部門以正確實施認證產品的變更。未獲批準的變更,不能在變更產品上施加認證標志。)
2、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
3、質量記錄控制程序((應包括記錄的保存期限至少為3 年(只需進貨,例行和運行檢驗記錄))
4、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程序;
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關鍵元器件和材料的檢驗或驗證程序;
7、內部質量審核程序;
8、工藝作業指導書檢驗標準,儀器設備操作規程,管理制度等程序工廠應保存至少包括以下的質量記錄,以證實工廠確實進行了全部的生產檢查和生產試驗,質量記錄應真實有效;
9、產品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記錄;關鍵元器件和材料的進貨檢驗/驗證記錄及供貨商提供的合格證明
(1)檢驗和試驗設備定期進行校準或檢定的記錄;
(2)例行檢驗和確認(運行)檢驗記錄;
(3)生產線(車間)上的安全設備的日常點檢記錄;
(4)不合格品(進貨,例行和運行)的處置記錄;
(5)內部審核的記錄;
(6)顧客投訴就采取糾正措施的記錄;
(7)運行檢驗的不合格糾正記錄;
四、KC認證驗廠步驟
1、文件審查
在進行現場驗廠之前,認證機構會對工廠的文件進行審查,包括質量管理手冊、生產工藝文件等。
2、現場檢查
驗廠團隊會實地考察工廠,檢查生產線、設備、員工培訓、工藝流程等。
3、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確認工廠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產品符合KC認證的技術要求。
4、檢查生產過程
對關鍵的生產過程進行檢查,以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控性。
5、測試設備檢查
驗廠人員可能還會檢查工廠的測試設備,確保其符合KC認證的技術要求。
6、員工培訓
檢查員工的培訓記錄,確保他們了解質量標準和質量管理體系。
完成這些步驟后,如果產品和生產工廠符合KC認證的要求,認證機構將頒發KC認證證書,證明產品可以合銷售于韓國市場。請注意,具體步驟可能會因認證機構和產品類型而有所不同。
五、KC認證年度工廠審查事項
1、對質量文件、質量記錄、制造現場的相關內容的查看,要求和內容基本與初期審查一樣。
2、需要確認工廠所有獲得KC Mark授權的產品的一致性。根據產品的授權證書附頁(關鍵元器件列表),對認證產品的關鍵元器件、材質、電路、結構等進行確認,看是否一致。
3、抽樣要求:共有216 種,韓國安全法規定每年對列入KC Mark 強制認證范圍內的所有種類產品進行抽樣,故每種產品每年有一次抽樣。
4、抽樣方式:由工廠審查員在年度審查時進行,現場有生產或者有庫存時,審查員封樣,工廠3 個月之內將樣品送往指定地址。工廠審查時沒有生產或庫存時,工廠須于6 個月之內將指定樣品送往指定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