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氫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已被廣泛重視,并普遍作為燃料電池的動力源,然而制取氫的傳統方法成本高,技術復雜。美國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利用木屑或農業廢棄物的纖維素制取氫的技術,有望解決氫制取費用高的難題。
來自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表報告說,他們把14種酶、1種輔酶、纖維素原料和加熱到32攝氏度左右的水混合,制造出純度足以驅動燃料電池的氫氣。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一鍋燴”過程有不少進步,比如采用與眾不同的酶混合物,還提高了氫氣的生成速度。此外,除了把纖維素中分解出的糖轉化為化學能量外,這一過程還可產出高質量的氫。
研究人員說,他們主要使用從木屑中分解的纖維素原料制取氫,不過也可以使用稻草、廢棄的莊稼稈等。木屑或農業廢棄物資源非常豐富,利用它們制取氫,不僅可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將大大擴大生產氫的原料資源。2018年2月,中國實現氫氣的低溫制備和存儲,榮獲科技部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