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1測試目的
如果溫度、海拔和濕度發生快速變化時可能會出現結冰的情況,這些測試確定了必須運行的設備暴露在結冰情況下時的性能特點。
2概況
根據使用和安裝在飛機上的設備類型來確定三個結冰測試程序(見3節)。
注:結冰類型的選擇取決于飛機上(或飛機里)的設備位置和期望的結冰條件類型。在評估這些要求時,設備設計者必須考慮這些條件,這取決于設備的最終應用和使用。這些測試普遍適用于安裝在飛機的外部表面或非溫度控制區域,這些地方經常出現溫度、海拔和濕度快速變化的情況。
這些程序確定了評估執行或飛機設備上各種結冰情況影響的測試方法,即:
a.外部冰或附著在上面的霜凍所產生的影響。
b.水凝結結冰或融化冰再凍結所造成的結冰影響。
c.由于直接水暴露所造成的冰聚集影響。
3設備類型
下列類型覆蓋了在飛機上通常所發生的結冰條件。
A類:該測試適用于外部安裝或在飛機非溫度控制區域上的設備,在這些地方,當設備冷浸到極端低下的溫度,并且隨后在結冰溫度下遇到濕氣時會出現冷凝現象,從而導致這些地方發生結冰或霜凍的情況。
B類:該測試適用于有移動部件的設備。在這些移動部件中,結冰可能會阻礙或妨礙發生移動,或者,冰塊的膨脹導致的力量可能會破壞結構或功能部件。在設備中或設備上形成的冰塊來源于冷凝,結冰,融化和/或再結冰,并且可能在非密封外殼內部逐漸聚集水或冰塊。
C類:該測試適用于安裝在外部區域或在非溫度控制區域上的物件,這些地方有聚集游離水,從而隨后在設備冷表面結冰的危險。該測試用來檢驗設備性能上的冰塊厚度影響,或者在去冰行動必要前確定允許的冰塊最大厚度。適用設備性能標準應確定要求的冰塊厚度和分布,同時確定冰塊逐漸聚集的要求。
4測試程序
4.1測試目的
在測試下安裝設備,安裝方法為飛機普通安裝方法。在開始進行合適的測試前,去除所有可能會影響設備冰塊和表面之間附著的非代表性污染物,如油,脂以及污物。產生熱量的設備運行時間應僅限制在確定合格性所必需的時間上。A類和B類程序所敘述的步驟在圖24-1和圖24-2中予以了顯示。
4.2概論
A類
a.在設備沒有運行的情況下,以表4-1所規定的低地面存活溫度,周圍室壓和濕度來穩定設備溫度。
b.應盡快將設備暴露在攝氏度為30度,相對濕度至少為95%的環境下。對設備的表面溫度進行監測。
c.將環境保持在30攝氏度以及相對濕度至少為95%的條件下,直到設備的表面溫度達到5攝氏度。同時應盡快在周圍壓力和濕度的條件下改變環境溫度,達到合適的地面存活低溫上。
d.對于另外兩個循環而言(總共三個循環),重復a.到c.的步驟
e.第三個循環結束時,以地面存活低溫來穩定設備。提高艙室溫度,并將該溫度保持在-10攝氏度上,并且允許設備表面溫度升高。當表面溫度達到-10~5攝氏度時,將設備放置在運行狀態下,并且確定是否與適用設備性能標準相符合。
注:在設計上,該測試能夠將設備輪番處于冷干燥和熱濕潤的環
境中。建議使用代表了這兩種不同環境的分離艙室。
B類
a.在設備沒有運行的情況下,以-20攝氏度和周圍室壓來穩定設備溫度。保持該溫度并將艙室壓力減少到表4-1所規定的最大運行級別上。將該條件保持至少10分鐘。
b.提高艙室溫度,溫度的提高速率不超過每分鐘3攝氏度,與此同時,在測試艙室中增加并保持相對濕度,其值不低于95%。將該狀態保持足夠的時間,從而融化所有霜凍和冰塊,或者直到設備的表面溫度達到0攝氏度到5攝氏度之間時為止。在該步驟中,艙室的溫度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超過30攝氏度。
c.以均勻的速率,在15到30分鐘內將艙室壓力增加到室內環境值上。在完成增壓后,將艙室內的相對濕度值減小到正常的室內環境值上。
d.按照總數為25個循環或適用設備規定所確定的循環數(兩者中的較小值)來重復執行步驟a到步驟c。
注:如果有必要中斷測試順序,則該中斷發生的時間應為設備處于低溫狀態下。
e.在最后一次測試循環結束之時,在設備溫度已經穩定在-20攝氏度時,確定是否與適用設備性能標準相符合。
C類
a.在設備沒有運行的情況下,應將設備的溫度穩定在當設備被撒上水時,設備上會形成透明冰和硬冰的溫度值上。
注1:對這一測試而言,形成的冰塊應該是透明并且堅硬的(雨凇)。“白色”或氣囊冰(霜形冰)是不能接受的。
注2:最優溫度可能為-1到-10°C之間,這取決于設備的熱質量,并且由試驗來確定。
b.通過在接近冰凍的溫度下用手灑下細水霧來構建清晰堅硬冰塊的同質層,達到適用設備性能標準所規定的厚度。
c.當已經達到指定的冰塊厚度時,請中斷噴灑。將設備處于運行狀態下,并在-20攝氏度下穩定設備,確定是否與適用設備性能標準相符合。
注:如果需要帶有增加的冰形成厚度的多重測試,應執行在連續運行中形成的每個厚度級別的一系列單獨測試。
業務咨詢:馮工 電話:1831266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