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AATCC 163顏色轉移測試
AATCC 163 儲存顏色轉移測試
l1 . 目的和范圍
1.1 由不同顏色部分組成的成衣,在儲存時有時會發生染料由一個區域向另一區域遷移的情況,通常是由深色部分向淺色部分遷移,這種現象不同于升華,因為它是在低于升華溫度下進行,而且非升華染料也會發生此現象
1.2 當不同顏色的成衣疊在一起相互接觸時,會發生染料的遷移,一般來說,在潮濕情況下,染料的遷移會加速,所以在溫暖潮濕的氣候里或衣服在儲存前剛被水蒸汽處理過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會更嚴重,使用塑料袋儲存衣服時,塑料袋會保持衣服存入時環境的濕度,根據放入時織物的情況,會加速或抑制染料的遷移
1.3 此測試方法是用于評價在延長的儲存期間顏色遷移發生的可能性,一般來說,如果在第7章(測試程序)中特定的條件下沒有發生染料遷移,那么就認為在儲存中或延長期間不會有此可能發生
1.4 此測試方法也可用于評估涉及到整理后的染料遷移的潛在可能性,一些染料本身比其它染料更容易遷移,而一些化學處理和整理會加速遷移
2. 原理
2.1 染色后和整理后的測試樣本夾于預濕的多纖維貼襯和指定的另一織物之間,室溫下置于汗酸牢度測試儀中48 h,干燥后評級
3. 術語
3.1 色牢度(Colorfastness):如材料在進行操作、試驗、儲存或應用時,該物質的顏色變更抵抗能力,或該物質的顏色轉移往鄰近的物質的結果
3.2 染料(Dye):以分子分散的狀態,有一定持久性的,被施加到基材上或是在基材上形成的著色劑
3.3 遷移(transfer):在紡織品的加工、測試、貯存和使用中,基體中或基體間發生的,化學品、染料或染料在纖維間的運動
4. 安全措施注:這些安全措施僅作為信息提供。作為測試過程的輔助措施,安全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是操作者的責任。生產商必須對安全細節如安全數據表及其他生產商的推薦進行指導。所有的OSHA標準和規定也必被參考和遵守
4.1 應遵守實驗室慣例,在實驗區應始終配戴安全防護眼鏡
4.2 在操作實驗室測試設備時,應遵守供應商提供的安全建議
4.3 遵守電器安全,在接觸處要確保有合適的防護,不要拆除電器上通常的防護裝置,建議使用腳踏開關
5. 設備與材料
5.1 AATCC 汗酸牢度測試儀(見11.1)
5.2 聚乙烯塑料袋,尺寸應足夠大,以便裝入汗酸牢度測試儀,可能會用到大小合適的專用袋
5.3 AATCC #10多纖維貼襯織物(見11.1)
5.4 與試樣同纖維成分的白色織物,如沒有合適的,則按AATCC 8定義的棉布
5.5 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5.6 能裝50 ml水的蒸發皿或玻璃杯,濕海綿也可使用
5.7 彩色轉移灰尺(見11.1)
5.8 沾色用灰尺(見11.1)
6. 試樣
6.1 從被測試的染色織物上剪取5.7 x 5.7 cm(2.25 x 2.25 in.)的測試試樣
6.2 準備5.7 x 5.7 cm(2.25 x 2.25 in.)的多纖維貼襯織物和5.7 x 5.7 cm (2.25 x 2.25 in.)的白色織物樣本 7. 測試程序
7.1 選項1
7.1.1 將多纖維貼襯織物和指定的白色織物作對應夾層面浸入24 ± 3 ℃(75 ± 5 ℉)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見5.4),使這些織物的軋液率在100-110%之間(見11.2),不要浸濕被測試試樣,以防染料或整理劑在測試之前遷移
7.1.2 將染色后的測試試樣夾于預濕后的多纖維貼襯織物和預濕后的白色樣本之間(見5.4)
7.1.3 將夾好后的樣本(按7.1.2準備)夾于汗酸牢度測試儀的兩塊干凈的平板間,按AATCC 15程序8.4.1設置汗酸牢度儀,除了將儀器放于烘箱中外
7.1.4 將汗酸牢度測試儀連同裝有至少50 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的蒸發皿(以維持較高的相對濕度)一起放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如果不是使用專用袋則用繩子或橡膠帶密封塑料袋口,在室溫下(24 ± 3 ℃)放置48 h,小心處理汗酸牢度儀以免落入裝水的蒸發皿
7.1.5 打開汗酸牢度儀封口,從儀器中取出試樣分開夾層,使試樣在室溫下自然干燥
7.2 選項2
7.2.1 對某些染色后或整理后的織物可通過引加速測試程序可得到大致相同的結果,即將測試儀(見7.1.4)放于38 ± 1 ℃(100 ± 2 ℉)的焙烘箱中4 h(見11.3)
8. 評估
8.1 在樣本干燥后,檢查多纖維貼襯織物和白色織物的顏色遷移,按照彩色轉移灰尺和沾色用灰尺,分別評估多纖維貼襯織物每種纖維類型和白色織物的沾色(見11.4),記錄使用灰尺類型
5.0 級 — 遷移可以忽略或無遷移
4.5 級 — 顏色傳送與測污本色比例尺上的4-5級相同。
4.0 級 — 顏色遷移與AATCC顏色傳送比例尺上第4行或測污色比例尺第4級相同
3.5 級 — 顏色遷移與AATCC顏色傳送比例尺上第3.5行或測污色比例尺第3級相同
3.0 級 — 顏色傳送與AATCC顏色傳送比例尺第3行或與測污色比例尺第3級相同
2.5 級 — 顏色傳送與AATCC顏色傳送比例尺上第2.5行或測污色比例尺第2.5級相同
2.0 級 — 顏色傳送與AATCC顏色傳送比例尺上的第2行或與污色比例尺第2級相同
1.5 級 — 顏色傳送與AATCC顏色傳送比例尺上第1.5行或測污色比例尺第1.5級相同
1.0 級 — 顏色傳送與AATCC顏色傳送比例尺上的第1行或與污色比例尺的第1級相同
9. 測試報告
9.1 確定在組合試樣中使用的白色織物的類型(見5.4和11.5)
9.2 若含水率不在100-110%之內,則記錄確切的含水率(見11.2)
9.3 記錄灰卡使用的類型
9.4 記錄多纖維貼襯織物的每種纖維類型的沾色級數,以及白色試樣的沾色級數,作為染料遷移的級數 重復第2到第5點,另外一個循環,直到規定的時間完成,每次重復均應加入25毫克灰色棉纖維。
如需了解關于紡織品顏色遷移檢測費用、周期等,可隨時與我們聯系咨詢:
萬小姐:13585948520
QQ:308827332
地址:上海寶山區滬太路4361弄7號樓4樓